考研还是就业,考研还是就业怎么抉择

先考研还是先就业一直是困扰在校大学生的选择性问题。有些学生一直存在选择性障碍,尤其面对可能决定未来人生发展问题时,这种选择性障碍表现得更突出。为了帮助在校大学生进行选择判断,先从宏观角度探讨人才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现状。

先说说人才供给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后的三十年中,多数学校一个高三班级能够进入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占比是很低的,尤其教育水平不高的地区更甚,说明高中生大学是非常困难的。到了本世纪初,大学进行市场化改革,改革力度逐渐加大,老百姓体会最深的就是招生计划名额增加,各地高三升大学的占比提高很快。历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培养了较充足的人才资源。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接近1000万人,这些毕业大军流到人力资源市场,给国家就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各地区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出台多种就业创业措施,同时教育部门也出台扩大研究生招生措施以缓解就业压力。虽然我们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比如高等教育人才总体培养质量,高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数量方面还比较薄弱,人才培养的结构还有待优化。总之,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有待提高,结构需要优化是人才供给端的基本现状。

再说说人才需求端。我们从宏观角度看看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头十年我国GDP增速达到10.57%(简单平均计算),第二个十年我国GDP增速为6.85%(同样是简单平均计算),从宏观层面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增速由高位运行下降到中位运行,正如中央判断“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发展的新常态”。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多点爆发,并逐渐在全球蔓延开来,欧美发达国家遏制新冠疫情措施不力,人民生命受到威胁,疫情严重区域工厂开工率不足,造成产业链中断。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为遏制我国发展进行恶意打压,这些对我国贸易型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影响叠加是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现状。

学生在做考研或找工作选择时面临几种状态:一是他人有建议而自己没想法;二是他人有建议且自己有想法;三是无他人建议自己也无想法;四是无他人建议而自己有想法。

第一种状态应对策略。这种情况相对来讲要简单一些,只要判断他人建议的程度是不是太离谱?是不是自己的能力遥不可及?如果都不是学生听取他人建议就可以了,做好考研或者找工作的学业准备并坚决执行之,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

第二种状态应对策略。这种情况首先要判断他人建议内容和自己想法是否一致?建议的程度是否是能力所及?如果建议要求和自己想法一致,直接判断能力是否可及就行了,能力可以达到则坚决听取建议并制定学业计划且坚决执行。如果能力不可及,要试着和建议者讨论自己的能力水平,寻找到建议和能力的匹配点,再制定相关的学业规划。

第三种状态应对策略。这种情况就应该直接准备就业。学生从大三开始就可以规划找工作事宜,初步分析个人的优势劣势、兴趣爱好、专业水平、学校的品牌优势,分析就业市场基本情况,初步规划拟就业的行业、企业以及岗位,认真学习专业课,做好笔试、面试准备等。尤其是笔试,考察范围比较广,需要提前一年购买笔试资料复习有关知识。

第四种状态应对策略。这种情况最好找大学老师谈谈个人想法,听听老师对自己想法的意见,从而判断个人想法是否可落地,如果存在问题要及时做出调整。总之,个人有想法的学生一般自律性比较强,目标性比较强,内动力也比较强,一旦想法可执行,完成目标的希望极大。

最后,我想说考研还是找工作都是人生的关键选择,选择哪一条路都是正确的,选好路径后坚定不移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考研还是就业(考研还是就业怎么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