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究,考研究生

编者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时期土地制度创新的重要探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清晰认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定义与内涵,解决存在的问题是整治工作有效实施的保障。

一、什么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2019年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194号),强调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相关部署要求,组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同时明确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任务,即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前提,根据土地利用现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对田水路林村矿进行全要素整治,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生态保护修复,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活动。

二、开展全域综合土地整治的重大意义

我国的土地整治经历了从单一的土地开发整理到集基本农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土地综合整治过程,最终发展到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模式,成为助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系统性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相契合,同时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整治现代化模式,是优化用地布局和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举措,关键是农区到城区的全域性统筹,核心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多元化产出,主要任务是整体推进区域内土地综合整理与生态保护修复,解决国土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分布碎片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提升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水平,增强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为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相较传统土地整治模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①能够承担土地整治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实现土地整治向规划管控和空间治理的转变;

②能够解决农村用地碎片化,无序化,低效化的问题,提高十地利用效率与效益;

③能够积极回应基层对土地管理和发展用地及政策的需求,激活宝贵的土地资源;④能够成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政策工具。

以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为抓手,提高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①资金匮乏

资金落实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得以圆满实施的关键。整治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若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则不能充分满足整治全阶段的资金需求,此时急需社会融资力量的参与。但是由于整治项目投资大、周期长且收益保障不足,社会公众参与的热情不高等因素,进一步降低了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方合作”的合作模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介入,适当扶持部分收益低的项目,才能确保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②配套政策相对较少

目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尚未成熟,很少有部门间相互协同的配套政策,尚未能做到“1+1>2”的双赢局面。为了避免责权交叉,做到职责分工,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政策,统筹规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③组织效率低下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到多方参与合作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间相互协同配合、上下联动,横纵环环相扣,信息获取和传达的复杂性和难度性高,往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壁垒。建立多方信息共享平台,优化流程,信息同步,大大提高整治工作的效率。

④人才与技术不足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项目的不同的阶段需要采用不同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国内高学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体系建设都滞后于实践,难以满足项目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可开设行业需求的专业,营造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氛围。

总结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传统土地整治基础上提出的广受关注的新命题,当前实践面临着资金、政策、组织管理、人才技术等问题,如何有效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整治目标任重而道远。

考研究(考研究生)